介绍:
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
作者是张俊,南师大教授,他在幼儿数学方面很有研究呢,也编书不少,质量很高。那套南师大的整合课程的数学部分,就是他和张慧和老师合作完成的。
将学前儿童数学分为“数和量“几何与空间”“数理逻辑经验”三个方面来阐述的,还根据不同年龄段2~3岁、3~4岁、4~5岁、5~6岁在生活中这样给孩子进行数学的引导,并且还有大量的游戏活动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。
阐述了2-6岁各年龄段数学学习内容 & 数学学习的方法。附页还有不少有助于提高数学兴趣的游戏。
节选:
全文共139页,摘录开头一部分:
问 答 篇
1.儿童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数和加减吗?
经常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些年轻的妈妈,在耐心地教孩子学数学。然而仔细听来,她们的方法无非就是不断重复地问孩子:“1 加3等于几啊?2 加2等于几啊?”遇到这样的情景,我总会不由得对这样的家长摇摇头。
其实,也怪不得这些家长。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了十几年的教育,也学了十几年的数学。然而,在很多人的心目中,数学无非就是计算。因此,教孩子数数以及简单的加减运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。
这不禁令人想起 2002 年 8 月,在北京召开世界数学家大会期间,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对记者说过,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接受了十几年的数学教育,然而很多人却只是学会了计算,而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数学。那么,数学究竟是什么?
简单地说,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,是一种“数学化”的思维方式。数学的魅力,不仅仅在于它的精确计算,而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――它把具体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数学问题,再通过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,将其应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中。这个过程也被称为“数学建模”。因此有人提出,数学思维就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,数学就是关于“模式”的科学。
举例而言,两个人要平分一堆(10 块)糖果,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:我们可以通过“尝试错误” 的方法,先把糖果分成两份,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并作调整,直到看不出谁多谁少为止;我们也可以一块一块地轮流分给两个人,这样可以保证两个人分到的一样多……但是若借助于数学这个工具,我们则可以脱离具体的情节来解决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(10的一半是多少),然后将结果应用于这个具体的问题,最终解决这个实际问题。
总之,数学知识具有两方面的特点:一方面,数学具有抽象性,它不同于具体的事物,而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而来;另一方面,数学又具有现实的有效性,它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。
儿童学习数学,其意义决不在于简单的数数和计算。他们所获取的数学知识是有限的,但数学对儿童思维方式的训练却是其它任何学习所不具备的:由于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过程,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,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。同时,数学还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,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“数学是思维的体操。”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数学的世界中遨游,享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魅力吧!
2.学前儿童可以学习哪些数学内容?